露华浓换帅

露华浓能否涅槃重生

“复活”后的露华浓又有了大动作。

近日,露华浓宣布,任命Michelle Peluso接替Elizabeth A. Smith担任CEO,将于11月4日正式生效。

“复活”后再度换帅

新“掌门人”释放品牌增长潜力

据悉,露华浓任命Michelle Peluso接替Elizabeth A. Smith成为首席执行官并加入公司董事会。

Michelle Peluso表示,领导这样一支全球范围内的优秀团队,确保露华浓、伊丽莎白雅顿和更广泛的品牌组合真正受到人们的喜爱,为下一代美容购物者带来光彩,这是一份理想的工作。

此外,她还在一份声明中讲到,在新的职位上,将与露华浓整个团队以及零售商、供应商和分销合作伙伴一起,进一步释放品牌增长潜力,满足下一代美容和健康爱好者的需求。

高层频繁“换血”

大刀阔斧“洗牌”

事实上,大刀阔斧对高层“洗牌”已经成为了近些年来露华浓的关键词。

2009年,罗纳德·佩雷尔曼被赶下台,时任执行副总裁兼CFOAlan Ennis接任CEO,供职五年后离职。

2013年10月3日,David L. Kennedy接任了临时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副主席,不过仅上任一个月便离职。9日,露华浓收购专业美发沙龙公司The Colomer Group,后者首席执行官Lorenzo Delpani于2013年11月1日担任露华浓首席执行官,但任职两年后下台。

随后,曾在高露洁、奢侈品牌Chanel、蜜丝佛陀Max Factor等品牌担任高管的Fabian T. Garcia被选举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。虽然在任职期间,Fabian T. Garcia收购了伊丽莎白雅顿,决定重返中国市场等大动作,但是两年后依然没有逃脱下台。

2018年,露华浓宣布露华浓最大控股股东罗纳德·佩雷尔曼女儿黛布拉·佩雷尔曼(Debra Perelman)为首席执行官,这也是集团首位女性CEO。据悉,黛布拉·佩雷尔曼(Debra Perelman)之前曾在露华浓担任首席运营官以及MacAndrews&Forbes的执行副总裁,工作了20年左右。

2023年8月,Elizabeth A. Smith雅芳产品公司总裁入职露华浓。此外,星巴克全球渠道发展前总裁、强生公司前首席采购官汉斯·梅洛特等多位具有多年经验的高管也加入露华浓。

然而,高层频繁“换血”不仅没有拯救走向“下坡路”的露华浓,反而加速了其快速衰落。

一波三折

“重生”后胜算如何?

除了管理层频繁动荡,露华浓的发展历程更是算得上“大起大落”、“风雨飘摇”。

1996年,露华浓进入了中国市场,凭借小黑管口红迅速俘获了70、80后的女性消费者,仅两年间就在中国开设了600家网点,销售额达到2亿元。

随后,露华浓便慢慢开始走“下坡路”。2014年,露华浓宣布退出中国市场。2016年,露华浓又高调回归,然而风光已不见。

随后,露华浓陷入亏损漩涡,数度被传“破产”。2022年6月,露华浓正式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。同年10月,露华浓被强制退市。2023年,露华浓在天猫、微信等渠道的官方店铺关闭。

2023年5月,露华浓迎来转机,宣布走出破产重组成功完成财务重组程序,债务也减少了近200亿元,“重生之路”可谓是一波三折。

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,以李白名作《清平调》中的诗句命名,露华浓明明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先机,为什么还能把牌打得这么烂?

1、品牌定位模糊。

在美国,露华浓走大众市场的平价品牌,但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却定位中高端。此外,露华浓的主要优势在彩妆、美甲相关品类上,然而露华浓并没有专注于这一品类,而是加强护肤类产品与彩妆平衡,导致露华浓既没成为专业的护肤品牌,也没成为专业的彩妆品牌。

2、产品缺乏创新。

彩妆是时尚产品,更新换代速度快,但是露华浓主打产品结构多年没有变化,主打产品依旧是经典小黑管唇膏以及粉底液等明星单品,除此之外再无爆品。

与之同台竞争的本土新锐美妆品牌,在产品更新上可谓是“吊打”露华浓。此外,欧莱雅、雅诗兰黛等同类国际品牌也早已占据了中国美妆市场的“大壁江山”。

3、不重视营销。

在2013年撤离中国之前,露华浓没有请过任何本土代言人,而是请了国人不熟悉的国外明星作为在华代言人。直到2020年,露华浓才“大梦初醒”,在中国签约了刘宇宁为代言人,但从市场反应来看,似乎也有些迟了。

刀光剑影的彩妆市场,从来就不缺新玩家。在这个优胜劣汰加速的美妆市场,对于海外美妆品牌而言,那个“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”俨然成为了过去式。

关注微信
WECHAT
每日资讯
DAILY NEWS